赛场上的"红色警报"
在刚刚结束的女足世界杯热身赛中,德国队中场核心莉娜·马古尔因赛前突发痛经临时退赛,引发热议。这让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——女性运动员如何在生理期保持竞技状态。
▍真实案例:她们曾这样挺过难关
- 2019年田径世锦赛,英国选手艾什·史密斯带着38度高烧和经期不适夺得200米铜牌
- 中国女排名将朱婷在里约奥运期间通过中医调理缓解痛经
- 网球名将小威廉姆斯多次公开谈论"带着卫生棉条打比赛"的经历
三大应对策略
1. 药物干预
队医王敏表示:"布洛芬等止痛药需在症状初现时立即服用,但必须遵循医嘱。我们通常会提前为运动员准备缓释胶囊。"
2. 物理调节
使用暖宫贴、低频理疗仪等设备,配合特定的赛前热身动作。澳大利亚运动医学专家发现,适当加强腰腹核心训练能有效减轻经期不适。
3. 心理建设
"我会把疼痛想象成额外的对手,"退役田径运动员李晓璐分享道,"战胜它就意味着超越自我。"
"这不是软弱的表现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强大。月经周期本就是女性身体精妙的自然设计。"
行业正在改变
耐克2022年推出的运动生理裤获得多项专利;国际足联在新版医疗指南中首次加入"女性生理健康"章节;部分赛事已允许因严重痛经申请比赛时间调整。正如体育评论员黄健翔所说:"承认差异才是真正的平等。"
更新时间:2023年6月15日 记者:周晓雨